引进人才,看人才强区怎么出招

发布时间:2016-12-29 10:18 来源:珠江商报

顺德将在大学城卫星城的建设上全力以赴,但人才引进来之后怎么用好?怎么避免成为“睡城”,成为一个创业创新的地方?教育、医疗如何改革以提供更好的配套?带着这些课题,昨天下午,顺德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列海坚率队赴深圳南山区考察学习,来到这个人才强区寻找答案。

 

没有本地“血缘”但人才大多留了下来,靠什么?

顺德区人大常委会第一站来到深圳南山区留学生创业园,实地视察南山区人才战略发展情况。在维尔泰克公司,考察人员饶有兴致地观察3D打印的产品。“孩子们有很多奇思妙想,如果能用3D打印机来实现,那该多好啊!”市人大代表、容桂中学教师李红梅说。而维尔泰克正是一位教育学博士创办的公司,主要面向学校开展创意教育。市人大代表、顺峰中学校长赵晓芸还邀请该公司到他们的学校进行展示和交流。在留学生创业园的一家电影特效制作公司,考察人员也认真倾听了一些创新创业的想法。

这两家公司负责人都表示,南山区政府也给了他们“非常给力的扶持政策”。留学生创业园是深圳市政府吸引海外留学人员回国创业、扶持留学生企业发展的重要平台,场地租金只需要每月每平方40元,还可以提供创业辅导、融资、人才引进、交流培训、市场推广、管理咨询、项目推介、联谊沟通等服务,孵化了以朗科、迅雷为代表的数百家优秀企业和项目。其中留学生创客中心更是提供了免费场地、免费创业导师服务、投融资对接、产业对接,还有互助互学的氛围都大大提升了创客们的创业体验。

随后在座谈会上,顺德区人大常委会和南山区人大常委会双方就人才引进的话题进行了互动。留学生创业园办公室主任刘海涛介绍说:“留学生创业园70%以上的企业没有‘深圳血缘’,但他们大都留了下来,靠的是深圳‘阳光政府’的高效率、多元化的人文氛围、靠近香港的地缘优势、一视同仁的扶持政策和公共服务,以及完善的产业链配套。”对此,赵晓芸表示认同,“这些都从初创者的角度给了他们想要的东西。”

 

GDP全省第一,新经济占比超60%,凭什么?

南山区作为全国的“经济强区”,2015年本地生产总值跃居全省区(县)第一,新经济形态占全区GDP比重超过60%,凭什么?凭的是人才驱动创新,创新驱动发展。在座谈会上,南山区人资局副局长廖惠英介绍,南山是人才强区,其全职院士、国家“千人计划”专家、“孔雀计划”专家等均占深圳半数以上,海归人才超过5万人。为了更好地引才,今年还向全球人才发出了“招贤令”,对人才创新创业给予30万至1000万元的资助,并提供子女入学等综合配套服务。南山区卫计局副调研员邱梦凯介绍了引进医疗卫生人才方面的经验,南山区属公立医院通过与国内外知名医学院校和医院合作,打造“名医院”,合作共建名医诊疗中心,鼓励社会办医。

李红梅提出,深圳的教育管理有什么好经验可以为顺德教改提供借鉴?南山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曾令格介绍,教学体系要以学生的发展为主体,不是看教师教得怎么样,而是学生学得怎么样。深圳每年都会请国外的教育专家来讲课,慢慢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就像3D打印机为孩子提供更多创意和想象的发挥空间,教育改革也要从个性化来考虑。

 

学习广深引才经验,建好大学城卫星城

顺德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列海坚表示,在佛山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之前,常委会组成人员和部分人大代表到深圳和广州考察,学习广州、深圳引进教育、医疗卫生、“双创”人才和制定人才政策等方面的经验做法,是为了在市两会上更好地履职,提出更高质量的议案或者建议、批评和意见,促进医疗卫生教育改革开放提质。顺德将全力建设广州大学城卫星城,但怎么使之真正成为创新创业的引擎,使引进来的人才发挥作用,广州、深圳的经验有很多值得借鉴学习之处。

今天,顺德区人大常委会将继续前往广州市黄埔区考察学习。

 

(来源:珠江商报 记者:李文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