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T大佬共话AI:人工智能还处在初期阶段

发布时间:2017-04-06 09:54 来源:南方日报

马云、李彦宏、马化腾参加2017中国(深圳)IT领袖峰会

继计算机革命之后,带动下一轮超级繁荣周期的科技,非机器人和人工智能(AI)莫属。

作为中国最重要的IT产业峰会之一,2017中国(深圳)IT领袖峰会于4月1日-2日在深圳如期举行,本届峰会主题为“迈进智能新时代”,马云、李彦宏、马化腾等行业领袖和知名学者同台,共同探讨和揭示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加速开启崭新的智能时代。面对正在到来的智能新时代,行业巨头们究竟如何看待?又将怎样应对呢?

人工智能尚未达到挑战人的认知

对社会上普遍存在对未来智能时代机器取代人的恐惧担忧,马云认为事实并非如此,“过去把人当机器用,未来把机器当人用,机器比人做得好不算什么,机器做人做不了的才了不起。机器应成为人最好的Partner,而不是人类最大的对手。”

对于发展人工智能领域,百度近年来投入巨大。百度CEO李彦宏表示,未来20-50年都是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时期,人工智能将为很多垂直领域带来改变,例如身份识别,“人脸识别发展起来,到机场大摇大摆就过去了,不需要一道一道检查”,李彦宏介绍,这个问题现在已经基本解决了,百度大厦就是刷脸闸机。

李彦宏认为,人工智能的力量,尤其是人机交互方式的变化,将会颠覆传统产业,带来巨大的新机会。他认为,未来人和物、人和机器的交流方式将被人工智能颠覆,不是人去学习使用手册、学习机器的语言,而是机器、工具学习人的意图,“人想要什么,机器就能够明白。我认为这是未来几十年代表人工智能最大的一个发展方向。”

作为人工智能的积极推动者,李彦宏在本次峰会上表示:“人工智能什么时候能挑战人的认知能力?我觉得还有很长很长的时间。我说话比较保守,我说很长呢,我是认为这一天永远不可能来到。”李彦宏说道,“我认为强人工智能这个阶段,我们就达到不了。”李彦宏表示,不仅仅是人类可能永远也搞不清楚人脑是怎么工作的,即使是用电脑的方法模拟人脑,想要完全达到人脑的水平,“我觉得也做不到,永远做不到这件事情。”

作为主场出席的腾讯CEO马化腾在谈到人工智能时回应“其实robin(李彦宏)人工智能走得更前啦,腾讯还是落后不少。”

据南方日报记者了解到,腾讯AI Lab(腾讯人工智能实验室)研发的围棋人工智能程序“绝艺”(Fine Art)日前在东京以11战全胜的战绩,在最具传统和权威的计算机围棋大赛——第10届UEC杯上夺冠,战胜了日本的DeepZenGo、法国的“疯石”(Crazy Stone)等世界围棋AI高手。“绝艺”还在东京与日本著名新锐棋手一力辽在“电圣战”中进行了人机对弈,并获得冠军。

马化腾表示,在很多领域如果能做出模拟器并且赋予规则,电脑就会琢磨出一套理论和经验,“可能远超我们的想象”。马化腾认为发展人工智能场景、数据、计算能力和人才这四个要素缺一不可。马化腾表示,技术如果没有场景落地、平台业务支持的话基本是空中楼阁很难往下走,而业务产生的大量数据则需要进行标签化和清理,因为里面有很多垃圾数据对发展人工智能并没有实际用处,在计算能力上需要布局云资源,拿出几十万核的计算能力,最后则是人才。

发展人工智能应对数据洪流之战

其实不仅仅是BAT这样的互联网巨头,对于人工智能的发展,IT行业的其他龙头企业也纷纷予以了高度关注。最近,华为总裁任正非就在内部发文阐述了其对人工智能发展的观点,并强调要“聚焦发展”,并且充分利用好华为存量网络的数据优势。而硬件巨头英特尔也在今年中国战略发布上宣称将会加速在人工智能的发展。英特尔全球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杨旭表示,如今互联网正在进入“数据洪流”时代的,“数据在爆炸式增长的同时,形态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需要创新的技术来进行深加工。”

据国家发改委的研究指出,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数据资源大国,中国的数据总量有望达到8,000EB。同时,未来数据的形态从结构化向非结构化,以及不规则维度和定制类型数据不断演进。数据驱动增长和创新,深挖数据富矿,带动经济增值,这预示着巨大的增长机会。“以前我们想产生数据挺不容易,现在仅仅用智能手机拍一张照片,就能轻松地把数据从物理世界带到数字世界。而现在数据的产生是源源不断的,人本身已经没有时间和能力处理这么多数据,就必须依靠人工智能,否则就会被数据淹没。”英特尔中国研究院院长宋继强认为,要让机器以一种智能的方式对外界的反应做出相应的反馈,要求具备三个能力:一是要有采集外界刺激的能力,要有感知的能力,二是怎么做出对外界的反馈,三是有很多好的算法。

人工智能专家邓志东教授与宋继强的观点相似,认为应对数据洪流的挑战,需要发展人工智能,而人工智能也是数据驱动的,所以数据的价值需要深入挖掘,“我有一个深刻印象,比如无人驾驶,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摄像头以及导航数据等,这是非常庞大的数据,要应对这种挑战,就需要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不过他同时也表示:“目前,人工智能还处在弱人工智能的阶段,是非常初步的。”对此,宋继强也予以了认同,他表示,不同的人对人工智能有不同的解读,从内部决策、对外界做出反馈这个维度讲,人工智能已经达到一个突破点。但整体而言,人工智能的发展还属于早期,还需要以技术升级实现产业升级。

通讯专家项立刚也认为人工智能还很初期,从技术的角度来说是刚刚开始,“但是从产业来说已经看到未来很多的机会,我一直相信未来是有巨大机会的,现在需要踏踏实实做好第一步。”

发力人工智能 人才是重要保障 

过去,中国的互联网公司在技术领域大多被描述为“追随者”,基础领域的原创性研究相对不足。然而最近几年,随着中国企业实力的不断发展,在人工智能等领域的研究也在不断创新、深入。360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颜水成表示:“很多中国企业现在已经有足够的实力和财力,很多企业领袖也有这方面的远见和洞见。包括360在内的一些企业也纷纷成立了人工智能研究院这类机构,去瞄准未来五年或十年我们所需要的创新技术。我认为,中国企业的AI技术积累和研发在不断进步,其原创性研究能力也会持续得到加强。”

人工智能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挖掘和培养。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自动化学会理事长郑南宁在现场强调了人才培养和生态建设的重要性。郑南宁称:“人才是实现我国从‘人工智能大国’成为‘人工智能强国’的重要保障,开放、创新、健康发展的生态系统对于人工智能的发展至关重要。中国人的灵感和创造力一定会对世界人工智能的发展做出无法估量的贡献。”

针对央视“3·15”所揭秘的人脸识别应用可能潜在的“漏洞”,颜水成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3·15’揭黑报道针对AI这个行业不是一件坏事,反而对行业的完善和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颜水成表示,活体认证在学术界已经研究了很多年,甚至有一些比赛都在探索这个问题。但是在技术层面上,如果在无人值守,没有辅助硬件支持的单目手机端上的话,一方面当前活体验证的技术难度还是比较高的,另一方面一些不错的技术还没有被技术使用商全面在线采用。因此,相信这次“3·15”的报道对于这些新技术的工程化和落地性会产生非常积极的推动作用。 

(来源:南方日报 记者:叶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