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培育工匠的那些“套路

发布时间:2017-02-13 09:38 来源:佛山日报

主持人语:

德国的工匠精神并不仅仅是抽象的“精神”,它的母体更是一层层制度性质的毛细血管和支撑基石。这一精神的长久传承和发扬,使得德国在工匠培养方面发展成了一种“套路”。

 

套路1 德国的职业教育,工匠精神的基石

德国的职业教育涵盖各个专业,包括超过300多个职业岗位。本国各行各业输送了大量专业人才。它的双轨制教育体制,非常有利于稳定有序劳动力市场的建立,乃至实体经济的发展。从小学毕业起,学生就开始分流,其中的一部分学生进入职业教育的轨道。在德国,即使一个年轻人已经进入职业教育学校,今后仍然有机会到大学读书,大学教育和职业教育之间具有很好的透明度和连接性。一个训练有素的工人,他同样能有不错的收入,生活水平、社会地位也会很高。

 

套路2 德国的经济体制,成就了这种工匠精神

德国人讲究共识,尤其是在雇主和工会,雇主和员工之间,有一种四方决策的模式,这在全世界很少见。得益于这种社会共识,德国的劳动力成本10年来增长很缓慢,而其他国家劳动力成本增长了25%~30%,这意味着德国在劳动力成本上的竞争力非常强,这样产品价格便很有竞争力。如果德国劳动力成本出现了问题怎么办?可以看到德国经济模式有自我改革的能力。比如现有德国的福利制度已经在大刀阔斧地改革,极大地革新了劳动力市场,增加了它的灵活性。

 

套路3 德国的家族企业,工匠精神的传承

德国之所以强大,其中最重要的核心是德国的家族企业。百分之九十的德国企业,在西方是属于中小规模的,很多是家族型。万般手艺千种诀窍,皆是靠着这个天然的体系传承。长辈不敢不对晚辈传承绝活,传不下去,儿孙靠什么谋生、立业、养家、发财?晚辈不敢不尽力接过绝招,接不下来,靠什么自立?德国人经常对老外们说:“我家的公司是第几代了,我们的规模不大,但是我们能做的产品,别人做不出来。”值得深思的是,德国家族企业大多采用职业经理人管理的模式传承下来,原因有二:第一,德国的大家族注重教育,这些大家族会对下一代进行严格的管理和教育;第二,德国特有的遗产税体制。

 

(来源:佛山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