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从文化融合创新中心服务覆盖全镇8万人

发布时间:2018-01-17 10:16 来源:珠江商报

“报了工笔画班之后,我学会了怎么画工笔画,还交了很多好朋友。我女儿也在这里报书法班学习,字写得越来越好了。”文化艺术兴趣班的学员邝女士骄傲地对记者说,如今的她整个人都没有以前那么心浮气躁了。

长者智能手机班学员曾丽芳在兴趣班里学会了如何操作智能手机、使用微信、移动支付、滴滴打车等技能,日常生活更方便,“最重要的是能在这里学到东西,跟上生活的节奏。”

“百变图书亲子活动种类多,比如茶艺、皮影、手工、画画等,女儿在玩的过程中学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知识。而且这个是亲子活动,家长必须和小朋友一起学习、动手制作,无形中增进了我们和孩子的感情。” 百变图书亲子活动参与者倪好同学的妈妈赵女士说,“这里的老师们都很有耐心,很亲切,每次上课都让孩子们作自我介绍。孩子以前比较害羞,在这里学习之后开朗了很多。很感谢乐从政府提供这样一个免费学习的平台,我自己都报了好几个班学习呢。”

上面几位乐从市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在乐从镇文化融合创新中心学习的乐趣、幸福。

乐从镇党委书记张新杰在中共乐从镇第十五届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所作的报告中指出,“要把文化引领作为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内容,大力推进文化与城市建设、经济发展、社会治理的深度融合;要着力挖掘水乡、华侨、龙舟等传统文化内涵,推动传统与现代、国内与国际文化相互交融;树立乐从的城市文化形象,增强乐从的吸引力、集聚力和影响力。”

2017年7月,乐从镇文化融合创新中心应运而生,在社会各界产生广泛影响。它是佛山五区首个融合文化传播与社工服务、政府资源和民间力量、文化发展和产业升级的公益文化发展平台和文化活动阵地,兼具组织联盟、品牌规划、项目统筹、创新孵化、信息传播和成果展示六大功能。稳步实施思想理论建设、道德素质提升、传统文化弘扬、文艺精品哺育、国学经典入企、文化人才培育、文化数据建设、公益文化惠民、城市形象传播等九大工程。

业界表示,乐从镇文化融合创新中心的创立,是厚植创新沃土、深耕文化内涵的一次有益尝试,也是优化顶层设计、重构文化资源、创新文化体系的一次大胆探索,更是融合文化传播与社工服务、聚力协同发展的一次深度挖掘。

半年来,乐从融创中心有条不紊、卓有成效地启动了一系列创新型为民服务项目。如数字图书馆、文化艺术培训服务、社区学堂、名家有约、本土文艺精品扶持、邻里关系项目及“凡人善举·感动乐从”评选活动等十余大项,覆盖全镇居民8万余人次。

由此可以看出,乐从融创中心是乐从打造公益文化为民服务的升级版。其融合的特征落实在“融合文化传播与社工服务”、“融合政府导向和企业文化”、“融合政府资源和民间力量”、“融合产业升级与文化发展”四大融合特征;创新的特色体现在“内容与形式的创新”、“理论与体制的创新”、“工具与模式的创新”三大创新特色。

  

业界声音

思维创新带动行动创新

顺德区社会工作者协会凌远清

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颁发的《关于推进基居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0年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要成为我国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和提供公共服务的综合平台。加快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强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末端,打通公共文化服务的障碍,才能建设一个资源充足、设备齐全、服务规范、保障有力、群众满意度高的基层综合性公共文化设施和场所。同时,以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为依托,积极推进基层公共图书资源共建共享和一体化服务,加强村(社区)及薄弱区域的公共图书借阅服务,整合农家书屋资源,设立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基层服务点,让广大居民能便利地享受到公共文化服务资源。

尽管乐从的文化设施与文化风貌已出现繁盛端倪,但面对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只有从文化发展上狠下功夫,才能在发展之路上走得更为顺畅。基于这样的背景,乐从文化融创中心诞生了。

文化是生产力,也是软实力,创新是提升文化建设效能的关键。思维创新是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的原动力,只有思维创新才会有行动的创新。商贸重镇乐从,得益于百年沿海通商习惯与地域文化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个性,闯出了一个巨大的国际家具产业和钢铁产业市场。这样的发展模式离不开一种超凡的想象力和极致的创造力,也离不开来自地域的人文品格和文化凝聚力。在推进地方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乐从也延续这种发展思维模式。特别在文化服务推进方面,既注重传承文化的内容又引入创新的传播元素。

从半年运营的成效来看,作为文化融合创新的重要平台,乐从文化融创中心的服务内涵丰富,定位精准,所呈现出来的文化服务内容多样化。通过建立多方融合的机制,把政府、企业、社会、民间的各类资源汇聚为一股强大的力量,为地方的产业升级与文化发展打造了一个公益文化发展平台和文化活动阵地。

毫不讳言,这些工作谋划的方向和服务探索的效果都是值得肯定的。但结合国务院的指导意见,要做得更有成效,走在其他地方的前列,还必须多参考国内外成功经验,进行更多的尝试。比如新加坡具有亲和力的社区文化建设理念,比如北京东城区的基层文化服务创新服务模式等等。

乐从文化融创中心未来的发展还有很多值得深入探索的课题。首要的是把行政社区作为一个大平台,在自然社区及商住小区建设文化服务站点,才能提供更为优质便利的文化服务;其次,在自然社区及商住小区培育更多的基层自服务组织,把更多的居民引入志愿者队伍中来,并充分发挥志愿者的积极作用。

只有这样,文化公共服务才能覆盖乐从镇更多数的居民,才能形成具有草根性、大众化、互惠型的文化融合氛围,才能通过形式多样、雅俗共赏的基层文化项目,去探索培育公民素质、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道德修养的新路径,从而实现增进居民幸福感和社会和谐度的目标。

 

为公益文化鼓与呼

独立策划人邓敏

身为佛山文化策划资深人士一员,对乐从的文化建设一直有所关注和期待。诚惶诚恐,受乐从镇政府邀请,我以评委的身份听取了乐从镇文化融合创新中心中期评估汇报,对融创中心半年来的发展有了一个十分感性而相对全面的认识。

文化是一个非常广泛也十分人文的概念,从理念到行为可谓包罗万象,以致我们无法简单予以定义,但人人都浸润其中,须臾不可或缺。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大众之需求从物质文化发展到美好生活,那么随之而来的文化建设必然也要提升至更高的层面,肩负更多的使命。

乐从镇文化融合创新中心的创立,无疑是一次高举高打的公益文化方面的先行创新试验,而且这种创新在佛山乃至广东还是首次。

首先来看她的融合:大胆突破了文化事业只由文化部门一家主导的窠臼,而是高度融合了文体、社工等部门以及工青妇群团组织,高度融合了政府部门和品牌企业,高度融合了政府资源和民间力量,形成了一个更广泛的公益文化大平台。使其从文化策源、项目规划到落地实施更具新高度,更具大视野,也更具可行性。

再来看她的创新: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导入品牌社工机构进行非营利性运营,建立了完善的社会参与机制,从而使得资源配置更加灵活,形式更加多样,因而使用效率也更加高效;着重与专业文化机构、传统与新媒体、民间文体社团、社会机构建立长效合作机制,既整合与延展了公益文化的凝聚力、向心力和传播力,又联动了社会各界从人力资源、物质资源、舆论导向等方面的积极配合,不失为公益文化社会化运作中具有现代意义的做法。

另外,融创中心在文化建设渠道上首创了“文化+社工”的创新模式。这种模式一方面高度契合了公益文化的精神动力与社会工作的价值伦理,使得原生于西方的社会工作在本土化应用中有了对应的情境,另一方面极大强化了公益文化的落地可操作性,借助文化社工的专业水平和能力让文化真正走进千家万户并得以常驻。

再者,融创中心以“公益文化”为切入点,从而推进文化意识形态安全体系、城市形象特色化体系和城市文化治理体系建设,助力文化导向型城市的复兴。

乐从人的血脉中沉淀着“敢为人先”的强大基因,从商贸兴旺的延续到文化底蕴的挖掘,乐从人的创新一直在路上。王夫之说,“新故相推,日生不滞”。我们相信并期待,乐从活力涌动的公益文化一定能够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在文化实践中进行再创造、再创新,并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再进步、再腾飞。

因为,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乐从镇文化融合

创新中心十大亮点扫描

1.社区学堂

针对少儿、青年、长者开展乡土文化认知,传统手工、环境保护、志愿服务等社区文化课程。通过链接社区居民、社会组织、志愿者团体等不同的社区资源,从分散到整合来推行社区教育。

  

2.数字图书馆

乐从图书馆以思辨性的读书品牌“乐阅沙龙”为阵地,畅读人文社科经典,以趣味性的“童乐读书会”和亲子活动传播科学儿童教养理念。

  

3.文化艺术培训

针对镇内广大儿童和成年人自我提升、自我学习的需求开展的,涵盖音乐、舞蹈、美术、书法、陶艺手工艺术等门类。以公益性为定位,号召广大市民充分利用业余时间自我提升,从而传播“终身学习”的理念。

  

4.心理健康

把心理健康服务送进社区、企业、企事业单位部门,构建有效的社区心理健康服务模式,满足群众对心理健康服务日益增长的需求,促进居民健康心理的整体提升。

  

5.家长学校

围绕亲子沟通、家庭教育方面的内容,把服务带到镇内的小学、幼儿园、社区,促进家长了解儿童成长的身心特点,提升与家庭教育的知识和技巧。

  

6.邻里关系

以重大节日为节点,开展节日文化传播活动,传承传统节日文化,促进社区人际交流,营造团结互助的社区氛围。

  

7.名家有约

发动地方文化界名人、村居文艺爱好者、文化学者进行文化艺术展览等活动,宣传乐从文化建设新成果,打造文化宣传新阵地,促进创作交流,提升创作水平。

  

8.本土文艺精品扶持

以讲座、手工制作、展览、赛事等形式,挖掘、整理和唤醒文艺作品、风俗习惯和传统技艺,在现代化、城市化快速推进的时代,弘扬本土文艺精品。

  

9.乐从文史研究

协助劳村修编《劳氏族谱》,协助沙滘修编《陈氏族谱》,配合乐从宣办组织修编全镇25个村(社区)的《乐从村史》系列丛书。

  

10.祠堂文化修缮活化

与沙边村合作,将位于沙边大街的锦樵何公祠进行祠堂文化修缮活化利用,建设“沙边村史馆”。

 

(来源:珠江商报 记者:黄祖兵 实习生:胡伟立、陈玉珠)